某国大年初二在中国的家门口放了个大炮仗,国内网民一片哗然,我在哈佛也被同学问了个没脸:你们中国对他们算够可以的了,不仅不惜命的搞军事同盟,死几十万人替他们打仗,而且不惜本的搞经济援助,粮食、石油成卡车的运过去,怎么最后落了个大过年被当众打脸的下场?
这问题实在伤自尊,我只好胡搅蛮缠,说这还不是你们老外做的孽,软硬兼施让中国搞现代化,结果好的没学到多少,自己几千年的传统智慧都给丢了。他捧哏道,啥传统智慧?我告诉他,中国有句古话:你给别人一百美元,他感谢你;你给他一万美元,他恨你。
老外听明白我蹩脚的英文,顿时手托腮帮子思考了一晌午,果然顾不上跟我讨论朝核危机与中国外交困局这个年会议题了。
我意译的这句老辈人古话,翻成中文叫“升米恩,斗米仇”。当人饥寒交迫的时候,你借给他一千块钱生活费,解了没饭吃的燃眉之急,他觉得你真够意思;但是你呼哧借给他十万块钱,他就会觉得你这人怎么回事呀,这么有钱,干嘛不借个百八十万给我买房子交个首付,你没看我大冬天了连个带暖气的窝都没有?太小气了!又或者你借一次两次钱给他,对你感恩戴德,但你老借钱给他,多得他都还不起了,感激就可能先变成愧疚,再变成自怨自艾,最后他把你给恨上了——你不就是有俩臭钱吗?你这钱不都是靠踩我这样的人发的财吗?你这钱来路不正,你也并不真是什么好人,借给我钱也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,否则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?!
小惠可以给,大恩不能施,这种诛心的生活智慧很庸俗吧?但我们每个人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事。我们不说某国了,这是宣传部门的敏感词。我们接着说慈善。过去几年,中国的慈善事业蓬勃发展,但遇到的问题也不少,往大了说是泥沙俱下、公信不够,往小了说,则是我们每个人对做慈善的心理建设也很欠缺。新闻里经常报道这样的消息:某某好心人捐助了多少学生,结果这些学生没几个说感谢话的,即使之后有联络也是继续要钱;某某好人见义勇为,结果被救者悄然消失,或者倒打一耙让赔付医疗费;再往广义上说,在职场上,类似“我劳神劳力苦心培养他多年,终于成长起来了,一转脸就冲着高薪跑了”的抱怨更是此起彼伏。所以人们常有这样的慨叹,接受别人无私帮助的人缺乏感恩之心,人心不古啊。
这确实是一个道德难题。中国古人讲两种美德,一个是“施恩不图报”,一个是“知恩不忘报”,前者要求的是帮助人的人,后者要求的是被帮助的人。但如果受帮助者真的没有任何表示,施恩之人大多心里会很不舒服;但另一方面,如果老想着受了别人帮助自己一定要报恩,对受帮助者也是一个不小的心理压力。这些都不利于和谐社会。所以我理解,祖先留下这两句道德训诫,其实都针对的是个人的道德操守,而非某种社会秩序规范,也就是说,每个人要慎独,既要感恩,也要宽容。
当然,每个人不只活在自己内心,他更是一个社会中的人。现在,慈善已经成为我们这个社会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,在个人积德行善的行为之外,更由政府和NGO组织,汇聚全社会的力量,帮助更多社会中的弱者。这是现代社会题中应有之义,毕竟一个人能帮多少?众人拾柴火焰才高嘛。但一旦慈善成为一种社会事业而规模化、体系化,完备的机制设计、严格的流程管理和公开的财务审查等规制与执行就必须跟上,同时需要跟上的还有助人者与受助者对帮助的认识:它就是一种给予,关乎的是内心的平静,帮助别人者是一种自助,被帮助者可以依赖的同样只能是自助。
0
推荐